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强 通讯员 苗丹 卫杰文/文图
近日,为表扬先进典型、弘扬奋斗精神,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全国100名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给予表扬,济源示范区沁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卫新生榜上有名,获得了此项荣誉。大象新闻记者于2月12日走进沁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看卫新生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提升了退役军人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如何想退役军人之所想、急退役军人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卫新生,现任济源示范区沁园街道武装部副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五兵”编外第二指导员等职务,服务于辖区近3000名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246人。
【紧抓机制创新,促进武装、退役全面融合发展】
作为“五兵”编外第二指导员,卫新生非常注重其素质的提升,着眼于为“新兵征集、现役士兵培养、退役士兵安置、民兵教育管理、老兵保障服务”提供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在2022年新兵征兵过程中,走进应征青年家中、体检医院、训练场,全程跟踪,协助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先后两批为部队输送了29名热血青年,完成全年征兵目标。
在做好新兵征集工作的同时,紧抓机制创新,促进武装、退役全面融合发展。退役士兵创业就业问题,一直是卫新生重点关注的事情,通过街道、社区(居)两级服务站、微信公众号,向辖区退役军人宣传教育培训信息及各项优惠政策。
目前,该退役军人服务站重点依托白银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在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投资贷款等方面发力,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已吸纳30余名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卫新生介绍:“目前,我们已挖掘出“老兵搬家”“四通博士汽修”等一批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典型并进行激励宣传,极大的增强了退役军人参与社会竞争的信心和勇气。”
【用心、用力、用情,擦亮为退役军人服务底色】
“为摸清辖区内退役军人情况,卫站长经常和我们一道进村户、走街串巷,全面掌握困难退役军人需求,建立各类台账12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该服务站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
沁园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常态化退役军人联系制度,每逢“八⼀”、“春节”等重要节日,卫新生都要和他的同事们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军烈属,和他们拉家常、问冷暖。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同时,全面掌握辖区困难退役军人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和家庭状况。2022年,沁园退役军人服务站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结合退役军人系统开展的“两大一送”活动,共投入优抚慰问资金290340元,实现了辖区退役军人全覆盖。
据悉,该服务站在走访的过程中,对部分退役军人面临的生活、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具体困难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有针对性采取帮扶措施,形成帮扶台账,积极利用示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街道办事处资金渠道开展临时性帮扶救助工作,共申请救助困难退役军人6人次,救助资金1.2万元;为60余名低保人员如期办理完成2022年水、天然气、有线电视费用等全年补贴;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家庭人身意外险及防癌抗癌专属保险卡办理工作,确保纳入低保退役军人家庭免费领取。
【凝聚退役军人力量,让志愿服务不停歇】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努力扩充辖区内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伍,现有四支志愿者服务组织,人员达到了89人,主要提供红色宣讲、应急救援、国旗护卫、抗洪抢险等服务。”沁园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杨楠介绍到。
2022年以来,在卫新生的带领下,志愿者队伍共开展义务升国旗活动6场次,红色宣讲5场次,为沁园街道疫情防控出动退役军人志愿者860人次,在夏季汛期来临之际,共召集6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成立了防汛应急队伍,在辖区内河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巡查工作,确保了辖区居民安全度汛,让退役军人的正能量在社会层面得到综合彰显。
【打造特色国防教育阵地,树立全民国防意识】
2020年,卫新生主动对标“五有”标准,借鉴国内先进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创意,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济源示范区沁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等主要负责人的支持下,投入300余万元,打造出集退役军人服务、武装工作、国防教育于一体的沁园街道办事处国防教育基地。
据了解,国防教育基地建成至今,在卫新生的带领下,采用了“走出去”和“迎进来”等双向举措。2022年,共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及工作人员开展国防教育11场,参与人员462人次。由6名德高望重得退伍老兵组建了一支“老兵宣讲团”,依托基地为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宣讲党史军史、战斗经历、艰苦岁月、廉洁自律等方面得故事和事迹。“截止目前,咱济源36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基地接受国防教育,我们将依托服务基地,强化政治意识,让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进一步弘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持续传播社会正能量,以实际行动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卫新生在服务基地如是的告诉大象新闻记者。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卫新生和他的同事们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银杏苑双拥游园宣传教育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双拥共建活动,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维护部队利益、爱护军队、尊重军人的自觉性。2022年共为辖区李军平、黄银栓等12名现役军人家庭送去了立功喜报,同时在辖区内积极培树12家双拥门店(企业),切实让现役军人家庭和退役军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获得感和尊崇感。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卫新生办公桌前的工作笔记本首页写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感悟。在他的带领下,沁园退役军人服务站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被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河南省2021年度“枫桥杯”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等荣誉称号。“荣誉属于过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有力提升退役军人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济源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卫新生自信的说。
大象新闻(济源)热线:18638904468
编辑:吴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