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吴战通 通讯员 孙璐/文图
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监测预警预报,抓好综合治理,全力做好地灾防治工作。
对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深入排查。该局加强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的合作,严格按照《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行)》,结合现场实际、综合研判,完成示范区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27个。对其中险情严重、危害程度大的12个隐患点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台账,对其余的215个隐患点建立地质灾害隐患防范工作台账。同时,重点关注切坡建房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共排查全域切坡建房户25112户。
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机制。该局调整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先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和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示范区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责任领导+责任人+群测群防员”的三级群测群防责任体系。全面压实责任,对所有隐患点逐点落实“两卡一表”的发放,事先规划好撤离路线、紧急安置点,切实提高群众防范和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该局积极申请财政资金,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程。申请市级资金200万,完成邵原镇赵疙瘩村土质边坡的治理工程;实施王屋镇第一中学滑坡及隐患点综合治理项目,目前此项目正在施工过程中,力保汛期开始前顺利竣工;督促和指导各成员单位,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治理进度,确保地质灾害排险除患在6月底前全部高质量完成。
创新防治理念。该局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和管理。与技术单位合作,谋划建立智慧地灾解决方案,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和预警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可视化;搭建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智能化监测预警和管理,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能力。
大象新闻(济源)热线:18638904468
编辑:吴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