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阳 > 正文

安阳市滑县:98岁抗战老兵的第一张高铁票

来源:大象河南2022-06-21 15:45:05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于彦鹏 通讯员 席瑞娜 

“各位旅客,我们的列车已经到达滑浚站,请上车的旅客抓紧时间上车并注意脚下安全。”6月20日上午,随着站台内甜美的语音播报,首发安阳市滑县道口古镇的高铁冠名列车稳稳停靠站台,旅客们开始陆续检票进站。

人群中,一名老兵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身穿军装,胸前挂满勋章,在济郑高铁濮郑段滑浚站南站房广场上,顶着烈日,缓缓举起颤抖的右手,朝着新开通的滑浚站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这名老兵名叫常桂林,今年98岁,是安阳市滑县老庙乡人。常桂林20岁参军,经历过抗日战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诸多战斗,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铸造了他坚韧刚强的品格。

6月20日,全长197.28公里的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作为濮郑段七个站点之一的滑浚站南站房正式启用,这标志着150万滑县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梦”成为现实和滑县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这一消息也让常桂林格外激动。

“父亲的故乡情结分外强烈,尤其是听说家乡开通了高铁,说什么也要让我们带着他去体验体验,所以我们就买了往返濮阳的高铁票。也许是缘分,我们为父亲购买的车票,恰好就是滑浚站售出的第一张车票。”常桂林的大儿子常继平激动的说。

当天一大早,常桂林就特地嘱咐大儿子常继平和外孙女李翠敏帮他换上军装,挂上了逢出门必佩戴在胸前的那些勋章,一家三代人早早赶到了滑浚站。

为了能让老人详细的了解站房内的文化元素,该站专门安排讲解员为老人进行讲解。

对于今天的行程,常桂林感到非常兴奋,参观站房时,老人指指这儿,望望那儿,崭新的设施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让常桂林这个“老滑县”人连连竖起大拇指。

“我们滑县素有‘豫北粮仓’和‘中国小麦第一县’之称,也是闻名遐迩的‘烧鸡之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大运河滑县段于 2014年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河景观风貌优美;道口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滑县名片;森林公园占地 2.5万亩,被誉为‘天然氧吧’;滑州西湖绿萃环绕、碧水蓝天、景色宜人;隋唐瓦岗寨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在一楼候车厅,滑县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李俊也迫不及待的向乘客推介起了滑县。

11时21分,列车准时启动。随着列车逐渐提速,常桂林直直地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村庄和田地。

“你看现在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这些老兵也分外欣慰啊,那首歌是怎么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看着宽敞明亮又富有科技感的车厢,常桂林情不自禁的唱起他最爱的那首歌。

据了解,滑浚站地处安阳市的千年古镇滑县和鹤壁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之间,距两县城距离均为3公里左右。车站规模为2台6线(2条正线,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2座,进出站地道各1座。1、2站台各设1部直梯,2部扶梯。一座高铁站拥有两座站房,跨越两市两县,在国内尚属首次。

“我们要抓住高铁开通的历史机遇,发挥高铁‘集聚效应’,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向滑县集聚,构建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品质,让高铁这辆‘幸福列车’给人们提供便捷出行的同时,全面擘画美好生活新图景,跑出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滑县县委书记陈忠说。

(大象新闻安阳中心新闻投稿热线:159 3722 3003,投稿邮箱:dxxwayzx@163.com;天天“3.15”、记者跑腿、大象陪办线索爆料、求助热线:134 6080 3003)


编辑:于艳彬

文章关键词:滑县,&rdquo,常桂林,&ldquo,高铁 责编:于艳彬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