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王姝
2021年高考进入白天倒计时。全国范围内高考改革的推进,也为新文科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命题。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召开,与会专家就强化价值引领建设新文科达成共识,其中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高等文科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创造性”。要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生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关键。
培养新文科人才,河南已有多年实践经验。记者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了解到,该校将“学-赛-创”模式成功将理论知识讲授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并在不断升级中实现学创结合,探索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道路。
以赛促学,带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恒久地坚持下去,把人生的底子打得更扎实、更厚实、更敦实。”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寄语新生“致学”,引起社会共鸣。
对此,该校工商管理学院陈柯言有着深刻体会:“上大学之后,才知道比赛是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坚持参加策划、演讲、辩论等比赛,我的学习方向更明确了,专业知识也更扎实了。”就在2020年12月,他参加了该院第六届管理学名著阅读心得大赛,获得最佳辩手奖。
对于陈柯言和他的同学们来说,“比赛”成为和“上课”一样的高频词,成为学习过程的常态。
2020年,该校营销计划书大赛已经举办了八届,营销调研大赛已经举办了九届,财务案例分析大赛已经举办了五届……
“比赛帮助了同学们了解政策环境、学会深入思考,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该校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副教授叶建华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发现学院的学术风气和学习氛围更浓了。同样,随着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和专业教育实现有效衔接,学生能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成长迅速。
这种在人才培养特色上下的功夫,契合了新高教40条“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要求,推动了该校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
2019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认定首批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法学6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赛促创,深化双创教学模式改革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的参赛作品《依依甜蜜小镇》,获得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赛铜奖。“国赛”中取得好成绩并不不是一蹴而就。
据了解,在校赛阶段,该校有6000多名学生参赛。一位参赛选手告诉记者,在初赛阶段,学校邀请了校内外优秀创业导师辅导选手,对参赛作品在投资融资、商业架构、盈利模式、路演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在随后的省赛中,该校选送的作品《依依甜蜜小镇》获一等奖,《汽车大数据采集设备及其服务平台》获二等奖,《智创扶贫电商》等五件作品获三等奖,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得到激发。
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早在16年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已经开始了广告设计大赛。如今,这项比赛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0年12月28日,该校十六届广告设计大赛拉开帷幕,现场笑声不断。原来,这次比赛以合作企业的一件产品为案例,同学们将企业文化、产品特色、消费理念等元素融入作品,发挥创意,别出心裁的推介方式让评委观众惊喜不断。“广告设计大赛的持续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解社会、历练专业知识的平台,也是教学工作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成功尝试。”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牛全保说。
随着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创客”比赛受到学生欢迎。据了解,该校第四届“创客”营销实践大赛,吸引了52支团队、457人报名,而参与院系不局限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统计与大数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社会学院、会计学院等都有学生踊跃参与。
随着双创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深化,该校开始探索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即一半时间教师讲授、一半时间学生讨论,进行交互式学习。
2019年5月,“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对分课堂教研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对分课堂教学讲座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该校建立起河南省首个“创新创业教育对分课堂教研示范基地”。该校就业创业导师刘冬表示,示范基地的揭牌是对近年来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和探索的肯定,也是对双创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创新形式的鞭策。
学创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以赛为媒,学和创实现了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价值在“双创”实践中得到体现。
2016年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掀起本科生“出书热”,而且多为人文社科类书籍。该校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刘新亚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到郭震老师的创作中,共同完成了《消费者行为学自创小说要义解析》。
“老师鼓励我们尝试用将抽象的概念用网络小说形式展现出来,过程虽有困难,成果令人骄傲,我也由此建立了自己的读写观念。”刘新亚说。
另一本《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则是27名本科生在“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樊明指导下完成的。
2020年10月25日上午,“新时代河南企业创新发展论丛”首批三本新书正式发布。据悉,这套“新时代河南企业创新发展论丛”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团队在长期追踪研究河南优秀企业的基础上,联合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知名专家一起,筹划出版了这套“新时代河南企业创新发展论丛”。
“结合具体的产业和社会环境,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劳动实践中,采取‘ 干中学’’和‘事中研’的知识生成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和社会新实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马勇告诉记者,学校不断强化产、学、研之间的有效衔接,以达成学校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近2年来,该校共对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5项,大大推动学校实践基地建设,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学校还通过财智大讲堂、商道论坛等经管实务大讲堂,邀请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和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沟通,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聘请他们担任实习实训导师,通过“师徒制”的方式手把手辅导学生创新创业。
学以致用,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赛-创”一体化模式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实现了把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向着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文科人才茁壮成长。
大象新闻·猛犸编辑 周莉
来源: 猛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