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象号 > 正文

全国重点网媒看漳州⑩打造台胞台企投资兴业的“热土”

来源:猛犸新闻2019-11-11 21:25:29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路治欧/文

祖籍福建的台湾闽南人、客家人约占台湾总人口78%,漳州台商投资区、南靖县都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漳州把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交流作为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打造台胞台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对此,“E路同行·’漳’显魅力”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漳州行采访团进行了采访。

(漳州台商投资区航拍 台商区供图)

漳州台商投资区:打造对台融合先行区

当地人将漳州台商投资区简称为“台投”,音同“抬头”,寓意美好。

漳州台商投资区是厦漳同城化“桥头堡”和漳州市重点发展的四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它地处漳州、厦门城市节点,距厦门港只需要15分钟,2012年1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今,该区已经成为国内台企发展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有台资企业161家,投资总额65亿美元,分别占外企总数和投资总额的58.5%、76.7%。从台湾来的台塑、统一、泰山、灿坤、长春化工和福贞六大上市企业集团在区内发展良好。

投资区已经形成特殊钢铁、汽车汽配、电子家电、食品工业、造纸及纸制品等五大产业体系。

“产城一体,山水宜居”的现代化漳州新城区和厦门湾城市新组团,正从漳州台商区的土地上崛起。

这里依山傍水临海,河网水系密布。区域内已开发5个较大规模的温泉养生休闲区。2017年,台商投资区打造的“花田美事”花海景观对外开放,实现四季花样不同,鲜花不断,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尽享生态美景。

这里名胜古迹、休闲胜地众多,拥有台胞朝圣地“闽台保生大帝祖庙白礁慈济宫”、世界最大的石梁桥“宋代江东桥”、清代历史名庄“林氏义庄”以及中国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邮局“天一总局”,共4个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7个省级文保单位,共有16处海上丝绸之路和对台遗址。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祖籍地鸿渐“吕宋村”,也在这里。

除了优异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漳州台商投资区为吸引台胞台商,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打出对台先行政策“组合拳”,复制实施11项自贸区通关、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并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让区内台企享受与自贸区同等政策等。率先在全市开展台商台胞金融授信试点,为区内台商台胞授信15.7亿元,让台商台胞更有获得感。

同时,该区创造条件留人留心,既留住创一代,也留住创二代。2015年专门建设了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并设立2000万元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发展基金,配套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台商台胞办理台湾居民居住证、住房公积金业务,使台商台胞生活更便利。

漳州台商投资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继续遵循“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之内涵,打造成与台湾深度对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厦门湾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力争在2020年,使全区的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财税收入达150亿元。

(位于南靖高新园的漳州盈川机械有限公司里,一台大型机械正在自动作业。庄伟杰 摄)

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打造台商“第一家园”

南靖县台胞众多,有海外华人华侨3万多人,祖籍南靖台胞100多万人。近年来,靖台两地民间交流频繁,每年都有约3万人次的台胞到南靖寻根谒祖、投资创业、旅游观光。

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台商登陆“第一家园”,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

它由丰田园、山城园、高新园三大片区组成,2011年被福建省列入闽台产业深度对接的总体空间布局“五区十园”之一,2012年列入厦漳泉同城化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工业组团,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鼓励台湾工具机企业入驻的闽台产业合作重点园区。

据介绍,南靖县的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具有对台优势突出、产业集聚明显、产业链完善三大亮点。园区推动对台政策服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实行“一对一、点对点”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破解技术和人才、资金难题等举措让更多台胞台企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

园区现有精密机械制造企业121家,其中台资企业42家,年创产值 108.5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20.6%。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食品机械、农业机械、绿色铸造、关键基础件等,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大象新闻·猛犸编辑 周莉

文章关键词: 责编:周莉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