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道口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西北部的卫河之滨。
据记载,道口镇最初叫李家道口,是设在黄河西岸的一个渡口。相传当时有一李姓人家在此渡口以摆渡过往客人为生,人们便将此渡口称为“李家道口”。(宋元以后,黄河改道。)隋朝开挖大运河永济渠后,道口成为大运河永济渠的一个码头。
道口古镇 (王子瑞 摄)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英国福公司修建了道清铁路,西起沁阳县清化镇,东到道口三里湾卫河码头,全长150公里。因为水运发达,再加上这条铁路的运行,道口成为豫北著名的水旱码头和商品集散地。民族工商业和金融业迅速发展起来,繁荣起来,道口镇获得了“小天津”的美誉。
1916年,北京交通银行在道口设立分行。13家钱庄、钱铺先后开张,如同和裕、振兴银行、四明、协力成、三义合、裕兴恒、义兴恒等共13家。当时,全镇有铁路工人、手工业工人和小店员共18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道口镇作为滑县县委、县政府的驻地,发挥着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繁华的卫河航运。(资料图)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滑县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全力打造滑县新名片“道口古镇”成绩斐然: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旋即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揭牌; 2014年,道口镇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运河滑县段保护区内有原生态的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商号、古民居、古庙宇等遗址遗迹,见证了千年沧桑。
大运河滑县段古河道、古码头 (王国鸿 摄)
滑县大王庙,面朝大运河,不供神灵奉先贤。大王庙建造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供奉战国时期的李冰、南宋的谢绪、明代的黄守才和张居正、清代的朱之锡五位治水先贤,祈求卫河安澜,水运通畅。
2019年1月31日至3月8日,滑县成功举办道口古镇民俗文化节。在大王庙文化园,集中布置了美丽运河魅力古镇——历史文化展馆、滑县辉煌四十年——改革成就展馆、农业成就展馆、卫国文化展馆、非物质文化展馆,等等。通过文化与生活的整合、文化与产业的互动,以运河文化、古镇文化为特色,推动传承与创新发展。
滑县因厚重的文化积淀而扬名,不仅演绎着波澜壮阔的黄河文明,也诠释着辉煌灿烂的运河文明。县委、县政府以古镇为依托,以不同形式全方位展现着滑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着滑县人放歌新时代的奋进风采。
来源: 滑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