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籍在外美女作家一篇《中秋怀想》,写出梦里的故乡

郸城县融媒体中心 2020-10-06 16:10:31

赵梅是郸城丁村乡南街人,现居温州,是温州市周口商会、郸城商会秘书长,工作之余喜欢拍抖音、写文章。她拍的抖音才艺俱佳,写的文章动人心弦。下面这篇《中秋怀想》,就是她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的美文——

 

《中秋怀想》

 

赵梅

入秋后,本应秋高气爽的江南却阴雨连绵。几天过后,老天似乎觉察到了人们对它的不满和怨恨,终于在八月十五这天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久违的阳光穿过薄雾,投射在水乡旖旎的湖面,湖水潋滟,波光粼粼。被雨水洗涤后的花草树木也愈加的光鲜靓丽,城市的大街小巷无不弥漫着清新的味道。

往年的中秋一直都在单位忙碌,难得今年国庆中秋一起过,调整了假期。清晨,我像所有的家庭主妇一样,早早提了篮子,到附近的农贸市场采购过节的物品。当真是过节呢,附近的工厂也都放了假,菜场较往日更为热闹拥挤,熙熙攘攘的人流与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把过节的气氛渲染到淋漓尽致。

面对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菜蔬及各色时令的海鲜卤菜,不谙厨房炊事的我竟然不知从何入手,只好随着涌动的人流,转了一圈又一圈。经过一村民菜摊时,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摊位上那些尚未剥去外衣的玉米,扎的整整齐齐的红薯叶及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落花生,竟让我有了片刻的茫然,一时间,竟忘了此地是他乡的菜场,还是记忆里故乡的集市。

64aea0e8b3a70a977a5f4522e2b243e.jpg

恍惚间,那些深深浅浅的童年记忆,那些集日热闹鲜活的场景,又都在瞬间鲜活如初。

记忆中故乡的中秋,蓝蓝的天空总是被白白的云朵揩拭的干干净净,风柔柔的,像漫天舞动的轻纱。成群结对的麻雀叽叽喳喳妆点着田间地头,或漫步或高飞,恣意狂欢。

21655ca7d7ad56fa1c26cad24ed31f3.jpg

中秋,通常是农活最繁忙的季节。大豆、高粱,玉米相继成熟,再加上拾了一茬又一茬的棉花,摘了一拨又一拨的绿豆。房前屋后的果树也不甘示弱,苹果,柿子,红枣,仰着红彤彤的脸蛋,高调的挂在枝头。种在墙角的丝瓜,梅豆拖着结满果实的枝丫顺着墙体随意攀爬。此时的故乡,像极了一位丰腴硕美的少妇,到处散发着成熟馥郁的魅力。

f7920c8321f78d8f9d992848f0b67cf.jpg

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节气,母亲便会念叨着:南洼的芝麻熟透了,北地的豆子炸了壳了,西沟的红薯要割秧了……父亲便随着母亲的指令“南征北战”从早到晚。

cd917d15341cff5edb05517d83bf8e3.jpg

一般大人忙碌起来,孩子们也就不得清闲,我们坐在堆的像小山一样的玉米棒子上面,为它们剥去外衣,拾捡散落在庄稼地里的黄豆,为晚归的爹娘做一些简单的饭食。那时最讨厌干的活,莫过于拧红薯上的泥巴了,父母在前面刨,我们就跟在后面把红薯上的泥巴一个个拧干净,再归拢到一起,红薯上的汁液粘在胖乎乎的小手上,看起来脏兮兮的,怎么洗都洗不掉。

828d7f14b1c9725e156b9952385a8f2.jpg

那时,农村用电尚未普及,一到晚上便漆黑一团,孩子们就盼着有月亮的日子。当嫦娥仙子袅袅婷婷的为我们点亮清澈的夜晚,吃过晚饭的我们便迫不及待的跑出家门,借着月光在坑坑洼洼的街道里疯玩,或做游戏,或数星星,或看月亮跟着自己走走停停。

玩疯了的时候,总是没有时间的观念,夜深了也不知回家睡觉,总是在父母的呼唤和呵斥声中,才恋恋不舍地回去。记得有一次,我正玩的起劲,被一个老爷爷捉回家打,打完了才发现不是他孙女,母亲还为此与那家人闹了一段时间的不愉快。

儿时,尽管日子清贫,但是过中秋却是家家不能马虎的大事。中秋那天,家庭主妇会停下手里的活计,做一顿丰盛的午餐给家人。杀一只自家喂养的土鸡,洗剥干净,添旺灶柴,再把各种蔬菜,诸如土豆、粉条之类下到锅里。

1601519208(1).png

不一会儿,浓郁的菜香便随着缕缕炊烟飘出农家小院,让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之后,人们便端着菜碗拿着馒头,不约而同的来到露天饭场,有的席地而坐,讲究点的会脱掉自己的鞋子坐在上面,边吃边聊。邻居间的男女们除了插科打诨,更爱比比看谁家的饭菜做的香,谁家的馒头蒸的喧呼。鸡呀,狗啊,也都在眼前晃来晃去的凑热闹,那种过节的喜悦和淳朴的乡情,是现代城里人很难体会得到的。

夜晚来临,暮色四合,明晃晃的月亮像是青春期的姑娘,羞答答的露出它银盆似得大脸,将柔柔的光亮均匀的撒在每家的院落和树木上。这时,母亲总是把走亲戚剩下的礼物拿出来给我们分享。一块像月亮一样圆圆大大的月饼,被母亲仔细的切成三角形,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一般是紧着孩儿们先吃,大人们象征性的掰一点尝尝。

369e538dd600abeccf933d914d874a7f_144338375330914_0.png

我们幸福地坐在院子里,一边听父亲讲嫦娥奔月和吴刚砍桂的故事,一边拿着月饼慢嚼细品,月饼里的青红丝、花生仁、冰糖是那么的香糯可口,只深深的闻一下,就甜至肺腑。我常常会悄悄留下一小块藏起来,不让哥哥姐姐知道,第二天再拿出来吃,让他们眼馋。

记得有一年中秋,村里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请来了令娃娃们欣喜若狂的电影放映员在村里放电影。为了不耽误我们看电影,母亲早早把中秋的礼物分发给我们,我在小伙伴们的召唤下,拿着自己分的月饼和柿子边吃边走,因为走得太急,调皮的大柿子不知何时“逃”出了口袋,等发现时早已无处寻找,当时我惋惜懊恼的想要掉眼泪。多年后每说起此事,都被人当作笑谈,可那时在我幼小的的心灵里竟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a70d4651372a1be5af7c9255ff27509.jpg

时光匆匆,转眼间,离开家乡已近二十个年头了。一路蹒跚走来,尽管对这片异乡的热土从陌生到熟悉。但每当佳节来临,思念亲人的情感会愈发浓烈。如今,好在有了微信功能,每逢佳节,我都会开启视频看望年迈的娘亲,可每次,虽然画面中的亲人近在眼前,可我触摸不到母亲的白发,母亲也牵不到我的手,多少次,这般咫尺天涯,都让我忍不住泪水潸然,又不得不背转身去,强忍泪水,告诉大家,我在外面一切安好。

光阴荏苒,现在,每逢过节,我也像当年的母亲一样成了最忙碌的人。可每次踏进菜场都让我觉得那么的茫然无助,不知道该置办什么,做些什么。如今,无论城里乡下,生活水平都日益提高,一些儿时视为饕餮美食的月饼、鸡鸭鱼肉都成了寻常百姓的家常菜。可我却仍然怀念儿时的纯朴天真,怀念那些简单的日子,怀念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依相偎的温馨画面。

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故乡,亲人,在我心里又何曾有一刻放下。只是这个节日为我提供了一个抒发思念的出口,让淤积于胸的情感倾泻而出。

此时,遥望天边的那轮明月,浅秋的露珠打湿了我的眼眸。思乡的情怀又在漫无边际的思绪里疯长。那些儿时的欢乐、青春的迷茫,深深浅浅的乡间小路,浓浓淡淡的乡音、乡情,都被光阴沉淀成了最温暖的怀想……

 

配图摄影:六六

郸城融媒记者:朱哥亮

编辑:朱哥亮

来源: 郸城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新闻
一只羊能坏到什么程度冲上微博热搜,网友:得亏有监控
大象新闻 | 2020-09-29
中秋“邂逅”国庆 河南高速交警联合省保险行业协会设立29个警保护航点
映象网 | 2020-09-29
中秋特别节目——想对家人说的话
法治现场 | 2020-09-30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