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日前,由中共武陟县委宣传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焦作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陟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武陟县融媒体中心主办,武陟县文化馆承办的武陟县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硪工号子》在人民广场隆重举行。
硪工号子是一种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硪,是指砸地基或打夯用的工具,其材料分为石质和铁质两种,重量从25公斤到180公斤不等。硪工,就是打夯的人。硪工号子的领号人叫号头,一个优秀的号头,需具有好嗓子、好体力、节奏感强、会编词、反应快等特点,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磨练。
硪工号子和船工号子一样遍布我国江河流域,尤以河南黄河堤坝建筑中流传的硪号最为壮观,其广泛流行于洛阳吉利、孟州、武陟、中牟等沿黄地区,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极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因此,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策划举办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展示展演活动,将濒临绝迹的黄河号子进行发掘整理,遵循非遗保护精神经过艺术加工,较完整、规范、系统地搬上舞台,以便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黄河文化、颂扬黄河精神!
来源: 武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