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交通先行
“车就停在家门口,一块钱都能上车,我没事都带孩子去城里千树园转转,”大仵乡村民带着两岁多的孙子在家门口坐上了村村通客车。一路上景色宜人,祖孙两人在整洁的车上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通车快两年啦,自从通了这客车啊,出门特别方便,特别是不会骑车的老人,在城里上学的孩子,出门再也不用犯愁了,”“这公交车干净、便宜、还安全,很受大家的欢迎。”提起来村里的客运车,大仵乡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是柘城县实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后,群众的乘车状况,为了积极推进农村客运转型升级,保证县、乡、村线路的互联互通。柘城县在原有79辆城乡客运班车、100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新增20辆七座小型客车,有效提升了客运班线的密度和车次。依据村庄特点设置了105个候车亭、520个招呼站牌。
出门就有路,抬脚便上车
“以前上城里,都是等多大时候车还不来类,早了晚了还怕赶不上车,有时候都要自己骑电动车过去,天暖和了还好,冬天风刮的简直要冻死人,”村民王强说,现在家门口就是公交站,几十分钟都能进城里,他的两个闺女都在城里上班,有时候给她们送点自己种的蔬菜也都方便多了。
虽然现在村里买轿车的家庭不少,但是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的比较多,家里还有不少老人、妇女带着孩子,有的不适合开车出行,“村村通公交”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出行问题,还真正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铺下的是路,联通的是车,通达的是富。
柘城县全力补齐农村交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题。2018年至2020年,共修建农村公路750.12公里,全县142个贫困村、480个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达到100%,1619个自然村已通硬化路1545个。
村村通公交”不仅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问题,更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
安平镇义醒岗村村民张保连,原来一直在外务工,看到家门口道路通畅,便下定决心在家创业,如今在村口搞起了大棚种植,事业做的有声有色。
不让任何一个村掉队
“原来我的腿脚不得劲,上哪去也不方便,自从通车以后,我想上哪去上哪去,可方便了。"村民张峻岭说。
前不久交通运输局又通过建设农村客运信息服务平台小程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乘车的便捷性。乘客通过手机扫描站牌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当前位置、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实现了让群众精准了解车辆信息、便利舒适乘车的工作目标。


从“步行进城”到“村口坐车”,从“雨中等车”到“亭中候车”,从“传统客运”到“智能乘车”,柘城县农村客运完成了翻天覆地的蜕变,不仅让农民群众出行便捷、畅通,同时也带动了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编辑:张紫轩 李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