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吕超、洛阳台记者肖浦、通讯员盛越浦
12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到徐阳墓地进行古DNA取样研究工作。
团队成员在徐阳墓地编号为M15的墓葬中提取了5个个体中颞骨、牙齿等部位的DNA样本,并将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对相关样本进行古DNA提取、建库、测序、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
付巧妹,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古DNA研究,通过共同开发和延展应用创新的古DNA实验技术,从遗传学角度深入探索人类及其伴生物种的起源与演化历史,其相关成果入选Nature“2014年度十大科学事件”、“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等。
因重写早期现代人历史的研究极大丰富了人类演化过程,付巧妹被Nature选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其主导共同开发或参与开发的古DNA捕获技术、新一代古DNA片段提取技术等,被评价为对古DNA规模性研究及人类学、演化遗传学等相关领域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近日,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在洛阳伊川县鸣皋镇徐阳墓地被发现,这座标号为M15的墓保存完好,随葬器物主要有饕餮夔纹铜编钟、编磬、玉璜、玉扳指等,且墓葬周围分布有陪葬车马坑,这也是徐阳墓地考古发掘的第二座王级大墓,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